back_img

书画大师董其昌寓禅喻画,不拘泥于古自成一派

2020-06-20 董其昌 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作品的辨识度比较高,就算是不懂书画鉴定的人,多看几次董其昌的作品,也会对其作品的风格有较大程度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于讲究和写意,明朝大画家董其昌将中国画的这种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将中国画的人文之美在方寸之间刻画入微。擅长临摹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是董其昌作品的重要欣赏点。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山水画进行的分类,为后世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他以禅喻画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挥毫泼墨之外意境高远,看似不经意其实大有讲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其虽处处讲摹古,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脱其形式,自成风格。  其作品便是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汇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既有梅花道人代表作《双松平远图》的气势和轮廓,又能欣赏出赵孟頫圆润苍秀,还能看到黄公望的飘逸舒展。将师法古人又不拘泥于古人的画风推高到极致。

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由于他们生活在江南,表现江南山川,创造了平淡天真、苍茫浑厚的山水画风,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川之气韵,这种气韵正是宋代以后文人画家所梦寐以求的。这幅作品为董其昌仿北宋惠崇的作品,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充分展现出董其昌与原作者惠崇共同的绘画创作思想——寓禅喻画。  

上一篇 : 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书法风格独辟蹊径,领一时风骚
下一篇 : 双重身份的书画大家,对董其昌的评论为何两级分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