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苏轼

苏轼 宋代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骸字释义
拼音 hái 注音 ㄏㄞˊ,
笔划 15 五行
五笔 MEYW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骨,亥声。本义:胫骨,小腿骨)

  2. 同本义

    骸,胫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骨空论》曰:‘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

    骸下为辅,辅上为腘。——《素问》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长。——《齐民要术》

  3. 骨,尸骨

    即如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4. 又如:尸骸;骸炭(骨灰);骸筋(筋骨);骸骼(尸骨)

  5. 身体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有趣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6. 又如:残骸;病骸

文字详解


hái
【名】
(形声。从骨,亥声。本义:胫骨,小腿骨)
同本义〖shinbone〗
骸,胫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骨空论》曰:‘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
骸下为辅,辅上为腘。——《素问》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相马〗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长。——《齐民要术》
骨,尸骨〖skeletonremainedbonesofthebody〗

[查看更多]

骸说文解字
骸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