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王珣

王珣

王珣(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王珣墨迹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卒于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
弱冠时为桓温掾,与谢玄一起为桓温敬重,尝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后转为主簿,和郗超一起深为桓温信赖。本为谢氏婿,与谢安不和,导致当时王谢二族交恶。谢安去世后,仍往哭谢安,并被孝武帝倚仗,历任要职。孝武帝司马曜,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史称其“好聚财物”。有五子:王弘、王虞、王柳、王孺、王昙首,宋世并有高名。
董其昌评其书法:“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晋书》本传
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珣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中军长史、
隔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ㄍㄜˊ,
笔划 12 五行
五笔 BGKH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阜,鬲(gé)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击”(jī)。打,敲打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名〉

  1. 界限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膈膜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文字详解



【动】
(形声。从阜,鬲(gé)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同本义〖separate;impede;cutoff;partition〗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间隔;距离〖atadistancefrom;afteroratanintervalof〗

[查看更多]

隔说文解字
隔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