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翁同和

翁同和

简介
错误写法:“翁同和”、“翁同稣”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翁同龢半身照的书学》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传世书迹较多。《节临华山碑扇面》,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纸本墨迹,隶书3行,共8字,题款10行,共46字。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此幅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跋语和题款,字虽小,而所占篇幅强半,整体布局,既疏朗而又谨严,甚为得体。扇面正文为隶书8字,看出其隶书功力深厚。结体用笔,恪守古法。跋语行书,8行37字,写得老健、厚重,书卷气甚浓。题款为楷书,很有北碑味道。徐珂《清稗类钞》说:“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生平出生
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内石驸马大街罗圈胡同寓所。四岁翁同龢时随祖母张太夫人及母亲许氏由京师回到故乡常熟。翁同龢自幼禀性好
郎字释义
拼音 láng,làng 注音 ㄌㄤˊ,ㄌㄤˋ,
笔划 8 五行
五笔 YVCB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魏·钟繇《宣示帖》

文字详解


láng
【名】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Langtown〗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查看更多]

郎说文解字
郎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