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韩道亨

韩道亨

人物简介
韩道亨 (生卒年不详),明代人,字颖泉, 工书法。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尝书李白蜀道难卷,张君度补图。人物作品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
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明朝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走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溦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叅。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笺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寸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湏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颡向戈牛始,鸡
邑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ㄧˋ,
笔划 7 五行
五笔 KCB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2.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3.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

  4. 国都,京城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

    商邑翼翼。——《诗·商颂·殷武》

  5. (翼翼:整齐的样子)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汉·张衡《东京赋》

  6.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旧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7. 又如:邑庙(城隍庙);邑野(都邑郊野)

  8. 指古代无先君宗庙的都城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孔颖达疏: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

  9. 又如:邑郛(城郭);邑门(城门;都邑之门)

  10. 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小则获邑,大则获城——宋·苏洵《六国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邑小不足容。——清·张廷玉《明史》

    摄篆旁邑。——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邑有成名。——《聊斋志异·促织》

    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乡邑中的人);邑子(同乡,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党(乡党);邑闾(里巷的门);邑邻(邻里)

  12. 旧时县的别称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唐·柳宗元《封建论》

    故今之邑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13. 又如:邑乘(县志;地方志);邑僚(县府中的同僚);邑尉(县尉);邑宰(县邑之长。即县令)

  14. 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邑万家。——《战国策·燕策》

    然广不得爵邑。——《史记·李将军列传》

  15. 又如:邑入(贵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税);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钱(封邑的租税收入);邑赏(封地和赏赐);邑粟(采邑的赋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国(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赋)

  16. 居民聚居的地方

    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文字详解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state〗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
国都,京城〖capital〗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

[查看更多]

邑说文解字
邑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