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行书
>
朱熹

朱熹 宋代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
避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ㄅㄧˋ,
笔划 16 五行
五笔 NKUP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4. 离去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与接近);避境(避离某地,不入其境)

  6. 逊让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7. 隐藏

    避吾亲。——《史记·袁盎晁错传》。索隐:“隐也。”

    潜避两炮台中。——《广州军务记》

  8. 又如:避迹(隐匿);避风头(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

文字详解


bì
【动】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dodge;avoid〗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查看更多]

避说文解字
避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