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朱熹

朱熹 宋代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
暑字释义
拼音 shǔ 注音 ㄕㄨˇ,
笔划 12 五行
五笔 JFTJ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同本义

    暑,热也。——《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一寒一暑。——《易·系辞》

    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土润溽暑。——《礼记·月令》

    寒暑燥湿风火。——《《素问·天玄纪大论》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韩非子·人间训》

    乌兽稀毛,其性能暑。——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苏轼《教战守》

  2. 又如:暑溽(夏天闷热的气候);暑岁(炎热干旱的年岁);暑夏(炎热的夏季);暑寒(天气炎热与寒冷);暑湿(炎热潮湿)

〈名〉

  1. 炎热的日子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系辞下》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2. 夏季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列子·汤问》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明·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暑月(夏月);暑雨(夏季的雨);暑伏(夏季中的伏时。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暑雨祁寒(夏大雨,冬大寒);暑夜(炎夏之夜)

文字详解


shǔ
【形】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同本义〖heat〗
暑,热也。——《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一寒一暑。——《易·系辞》
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土润溽暑。——《礼记·月令》
寒暑燥湿风火。——《《素问·天玄纪大论》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韩非子·人间训》

[查看更多]

暑说文解字
暑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