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篆书
>
徐三庚

徐三庚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又字诜郭,号全罍、井罍 ,又号袖海,自号金罍道人、徐三庚杭州石刻像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上虞章镇大勤人,清末著名篆刻家。生于公元一八二六年,卒于公元一八九零年,享年六十四岁。“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刻印力追秦、汉,能于邓石如、吴熙载诸家而后,别树一帜。近时篆刻家多宗之。其晚年篆刻趋向定型,习气渐深,终成流弊。”
徐三庚出生贫苦农家,稍长外出谋生,尝打杂于道观。观中道人有擅长书法篆刻者,徐得其传授,遂此入门,既有摹拟汉印之深厚基础,又具汉碑额篆及天发神谶碑之书法根底。其作品上溯秦汉下逮元明,致力浙派,后取法邓完白及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参用其飞动体势,使之熔为一炉,加以用笔妍媚泼辣,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风格独具,成为与赵之谦同期之又一位创新篆刻家。其篆书被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篆刻作品集有《金罍山民印存》《似鱼室印谱》《金罍山人印谱》等。《海上墨林》、《再续印人传》等有词条收录。现存作品有《金罍山人印谱》、《金罍山民手刻印存》。
遣字释义
拼音 qiǎn 注音 ㄑㄧㄢˇ,
笔划 13 五行
五笔 KHGP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释放)

  2. 同本义

    遣,纵也。——《说文》

    遣之日读诔。——《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

    大丧饰遣车。——《周礼·巾车》

    书遣于策。——《仪礼·既夕礼》

    遣车视牢具。——《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

    遣车一乘。——《礼记·檀弓》。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按,此字古专于用凶礼。

  3. 又如:遣俘(遣还俘虏);遣还(犹遣返)

  4. 派。派去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意不欲遣质。——《三国志·周瑜传》注

    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史记·淮阴侯列传》

    愿勿遣。——汉·刘向《列女传》

    王终遣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遣李进诚。——《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调遣(调派;差遣);差遣(分派到外面去工作);遣使(派遣使者);遣人去请医生;遣价(差遣仆人);遣官(派遣官员);遣员(差遣人员);遣军(派遣军队)

  6. 贬谪;放逐

    姜氏与子犯谋醉而遣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遣归故郡。——《汉书·孔光传》

    帝不悦而遣太子。——《潜夫论》

  7. 又如:遣归(贬谪、释放或休弃而令归);遣谪(流放边远地区);遣刑(清代放逐犯人到极边远的地方去服苦役的刑罚);遣斥(斥逐);遣犯(指放逐在边地服刑的囚犯);遣流(发配,流放)

  8. 发送;打发

    笑而遣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婿固不遣。——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厚资而遣之。——清·周容《芋老人传》

    时方冬停遣。——清·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遣日(打发时光,消遣);遣书(发信);遣发(打发,排遣);遣闲(打发闲暇);遣嫁(出嫁);自遣(排遣愁闷,安慰自己)

  10. 古时指丈夫休弃妻子。如:遣行(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

  11. 抒发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红楼梦》

  12. 又如:遣哀(抒发哀思);遣欲(排除欲念);遣除(犹排除);遣恶(除恶)

  13. 运用。如:遣用(使用,运用)

  14. 白天雨止放晴。如:遣昼(久雨至午稍停)

  15. 使,让。如:遣令(犹指使);遣唤(犹传唤)

文字详解


qiǎn
【动】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释放)
同本义〖release〗
遣,纵也。——《说文》
遣之日读诔。——《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
大丧饰遣车。——《周礼·巾车》
书遣于策。——《仪礼·既夕礼》
遣车视牢具。——《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

[查看更多]

遣说文解字
遣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