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曹全碑

曹全碑

介绍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曹全碑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
记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ㄐㄧˋ,
笔划 5 五行
五笔 YNN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后序》

    览则省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清·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

  1.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如:一记耳光

文字详解




【动】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remember;bearinmind〗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查看更多]

记说文解字
记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