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篆书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概况
中华书局影印本《说文解字》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谓“六书”学说。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从
讥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ㄐㄧ,
笔划 4
五笔 YMN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言,幾(jì)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2. 同本义

    讥,诽也。——《说文》

    此何以书讥。——《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

    诛讥罢只。——《楚辞·大招》。注:“非也。”

    二者交讥。——《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

    于人为可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孰能讥之乎?

    公孙布被之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讥呵(责问,责难);讥毁(非议诋毁);讥望(责怪)

  4. 讽刺;讥笑

    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列壑争讥,攒峰竦诮。——孔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讥讪(讥刺讪笑);讥言(讥讽的言论);讥弄(讥笑嘲弄);讥鄙(讥笑鄙视)

  6. 进谏;规劝

    讥,谏也。——《广雅》

    殷有惑妇,何所讥?——《楚辞·天问》

  7. 又如:讥谏(劝谏);讥绳(劝谏和纠正)

  8. 查问

    讥,问也。——《广雅》

    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管子·国准》

    关讥而不征。——《孟子》。注:“察也”

    关执禁以讥。——《礼记·王制》。注:“呵察也”

    几(讥)其出入。——《周礼·宫正》

  9. 又如:讥而不征(稽查外来商旅,但不征收税捐);讥察使(官名。掌查究奸伪);讥视(稽察);讥查(盘问检查);讥问(讥问)

〈名〉

  1. 非难,指责的话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文字详解




【动】
(形声。从言,幾(jì)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同本义〖blame;censure〗
讥,诽也。——《说文》
此何以书讥。——《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
诛讥罢只。——《楚辞·大招》。注:“非也。”
二者交讥。——《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

[查看更多]

讥说文解字
讥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