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衡方碑

衡方碑

详情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碑高2.40米,宽1.1米,厚0.25米。碑阳隶书23行,满行36字,共815字,字径4厘米;以文词温润、字体浑古著称于世。此碑碑阴原有字,据《翟氏隶篇》记载,可辨者23行71字。清嘉庆四年(1799年)十月,钱塘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故吏故民门生”等字最清晰,现已全部漫灭。碑首额下有穿,额隶书,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计2行10字,字径9厘米,字体浑朴古雅。
《衡方碑》原立于汶上县次丘镇中店村,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河泛滥决口,该碑陷卧,村人郭承锡等复建。1953年移至山东泰安岱庙炳灵门内保存,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现已泐剥341字。此碑铭文书法以体丰骨壮的隶书闻名,笔画端正稳重,仪态敦厚,笔意粗壮古拙,妩媚动人,与张迁碑共为历代书法家临摹之范本。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评价
历代书法理论家都对衡方的书法及《衡方碑》的史料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此碑书体宽绰而润,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势在《景君
英字释义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ˇ,
笔划 8 五行
五笔 AMDU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2.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4.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5.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6.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7.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8.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9. 精灵;神灵

  10. 古国名。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如:英氏

  11.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英美

〈形〉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3.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5.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6.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文字详解


yīng
【名】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flower〗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查看更多]

英说文解字

英【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𨕖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英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