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隶书
>
曹全碑

曹全碑

介绍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曹全碑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
纪字释义
拼音 jì,jǐ 注音 ㄐㄧˋ,ㄐㄧˇ,
笔划 6 五行
五笔 XNN

基本释义

〈名〉

  1. 另见jì

〈名〉

  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10. 纪律。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11. 终极。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12. 仆人。如:纪纲(仆人)

  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如:世纪;中世纪

  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18. 中国古国名。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动〉

  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文字详解




【名】

另见jì




[查看更多]

纪说文解字
纪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