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赵孟頫

赵孟頫 元代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畏字释义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笔划 9 五行
五笔 LGEU

基本释义

〈动〉

  1.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

  4. 敬;敬服

    心畏相公。——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

  6. 吓唬。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

  7. 担心

    畏有家人来洒扫。——唐·王建《寒食行》

  8. 避开

    客子常畏人。——三国魏·曹丕《杂诗》

  9. 憎恶;怨恨

    畏,恶也。——《广雅》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

  10. 忌妒。如:畏后生

  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

〈名〉

  1. 通“隈”。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

  2. 畏,罪也。——《广雅》

〈形〉

  1.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文字详解


wèi
【动】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fear〗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查看更多]

畏说文解字
畏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