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行书
>
王羲之

王羲之 魏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灼字释义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笔划 7 五行
五笔 OQYY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

  1. 通“焯”(zhuō)。明亮,鲜明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如:灼急;灼热

文字详解


zhuó
【动】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同本义〖burn;scorch;cauterize〗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查看更多]

灼说文解字
灼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