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史晨碑

史晨碑

简介
词条名
史晨碑综述概括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前碑〉奏铭史晨碑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清方朔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 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见〈枕经堂题跋〉)。何绍基说:”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八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要知东京各碑结构,方整中藏,变化无穷,魏、吴各刻便形板滞矣“(〈史晨碑〉跋)。此本“秋”字完好,为明拓精本历史
前碑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隶书,两面刻,前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6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宁元年(165年)四月。14行,行36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后碑全
濡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ㄖㄨˊ,
笔划 17 五行
五笔 IFDJ

基本释义

〈名〉

  1. 古水名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东入涞。——《说文》

  2. 在河北省

  3. 尿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4. 通“儒”。儒士,学者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少以濡术。——《尉卫卿衡方碑》

  5. 假借为“堧”。空地

    自以城池道濡麦。——《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

〈动〉

  1. 沾湿

    不濡其翼。——《诗·曹风·候人》

    春雨露既濡。——《礼记·祭义》

    濡濯弃于坎。——《礼记·丧大记》

    今客贤濡。——《史记·扁仓传》

  2. 又如:濡墨挥毫(用毛笔蘸墨写字或作画);濡笔(沾墨于笔);濡栉(沾湿梳篦);濡染(沾染);濡缕(沾湿一缕);濡褐(沾湿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湿润;沉湎);濡渥(湿润);濡浃(沾润);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濡沃(滋润);濡如(雨露润滋);濡化(滋润化育);濡泽(沾、润)

  3. 迟缓;滞留

    是何濡滞也。——《孟子》

  4. 又如:濡迟(迟滞;缓慢);濡需(苟安一时);濡迹(滞留)

〈形〉

  1. 湿的

    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韩非子》

  2. 缓慢的

    云精无永滞,水碧岂惭濡?——南朝梁·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3. 通“软”。柔顺

    羔裘如濡。——《诗·郑风·羔裘》

    以濡弱谦下为表。——《庄子·天下》

  4. 又如:濡忍(柔顺,容忍);濡弱(柔弱)

文字详解



【名】
古水名〖RuRiver〗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东入涞。——《说文》
在河北省
尿〖urine〗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通“儒”。儒士,学者〖scholar〗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查看更多]

濡说文解字

濡【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𠀤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集韻》《韻會》𠀤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𠀤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𠠐。

《集韻》《正韻》𠀤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奴臥切,懦去聲。水貌。

濡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