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草书
>
倪元璐

倪元璐

人物经历为官
天启二年,倪元璐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倪元璐、黄道周、刘理顺俱为名臣袁可立门生,死事最为悲壮,天下公认忠烈。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皆于天启二年成进士,其时孙承宗、袁可立等为考官,时人有攻其为孙党者自此始。册封德府,移疾归。还朝,出典江西乡试。暨复命,则庄
倪元璐烈帝践阼,魏忠贤已伏诛矣。杨维垣者,逆奄遗孽也,至是上疏并诋东林、崔、魏。元璐不能平,崇祯元年正月上疏曰:臣顷阅章奏,见攻崔、魏者必与东林并称邪党。夫以东林为邪党,将以何者名崔、魏?崔、魏既邪党矣,击忠贤、呈秀者又邪党乎哉!东林,天下才薮也,而或树高明之帜,绳人过刻,持论太深,谓之非中行则可,谓之非狂狷不可。且天下议论,宁假借,必不可失名义;士人行己,宁矫激,必不可忘廉隅。自以假借矫激为大咎,于是彪虎之徒公然背畔名义,决裂廉隅。颂德不已,必将劝进;建祠不已,必且呼嵩。而人犹且宽之曰:“无可奈何,不得不然耳。”充此无可奈何、不得不然之心,又将何所不至哉!乃议者以忠厚之心曲原此辈,而独持已甚之论苛责吾徒,所谓舛也。今大狱之后,汤火仅存,屡奉明纶,俾之酌用,而当事者犹以道学封疆,持为铁案,毋亦深防其报复乎?然臣以
涕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ㄊㄧˋ,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IUXT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

  4. 鼻涕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5.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6.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动〉

  1. 流泪;哭泣

    涕,涕流貌。——《说文》

    不敢唾涕。——《礼记·内则》

    父母唾涕不见。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陈高《念奴娇》

  2.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文字详解



【名】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tears〗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查看更多]

涕说文解字
涕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