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草书
>
韩道亨

韩道亨

人物简介
韩道亨 (生卒年不详),明代人,字颖泉, 工书法。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尝书李白蜀道难卷,张君度补图。人物作品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
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明朝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走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溦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叅。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笺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寸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湏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颡向戈牛始,鸡
涉字释义
拼音 shè 注音 ㄕㄜˋ,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IHIT

基本释义

〈动〉

  1.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2. 同本义

    涉,徒行濿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3.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涉浅(徒步趟过浅水);涉厉(涉水。厉,连衣涉水);跋山涉水

  4. 泛指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晋师己亥涉河也。——《察传》

  5. 又如:涉人(船夫);涉江(渡河,过河)

  6. 经历,经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明·刘基《卖柑者言》

    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宋·苏轼《教战守》

  7. 又如:涉难(经历艰难);涉旬(经过十天);涉手(经手);涉月(经月);涉朔(经月);涉阅(经历)

  8. 牵涉,涉及,关连

    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宋书·刘穆之传》

  9. 又如:涉疑(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涉虚(假话;空话)

  10. 跋涉

    吾闻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清·和邦额《夜谭随录》

  11. 行走

    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戎石鼓山》

  12. 至,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13. 游玩,游览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14. 上路,登程。如:涉道(登程);涉远(走远路);涉履(踩踏,行走)

  15. 入,进入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16. 又如:涉秋(进入秋天);涉足

  17. 涉猎。指阅读学习

    博涉书记。——《后汉书·仲长统传》

  18. 又如:涉目(过目,看过);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猎,浏览)

  19. 处置;处理。如:涉事(接物处事);涉儿(伎艺人中专替人帮闲干杂事者);涉俗(处理世俗事务)

  20. 通“喋”。便语,喋喋

    朱鲔涉血于友于。——丘迟《与陈伯之书》

〈名〉

  1. 渡口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邶风·氓》

文字详解


shè
【动】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wade;ford〗
涉,徒行濿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查看更多]

涉说文解字
涉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