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草书
>
毛泽东

毛泽东 当代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可以说,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已达到了巅峰。 有人形容其有“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肆,苏黄之雄厚。
挽字释义
拼音 wǎn 注音 ㄨㄢˇ,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RQKQ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2. 同本义

    挽,引也。——《小尔雅·广诂》

    輓,引之也。——《说文》

    輓,輓车也。——《广韵》

    或輓之,或推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

    娄敬脱輓辂。——《史记·刘敬传》

    转粟輓输以为之备。——《汉书·韩安国传》

    挽炮车者。——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挽郎(出葬时,牵绋唱挽歌的少年);挽强(拉强弓);挽满(拉满弓);挽车(拉车);挽住(憋住);挽手儿(缰绳);挽歌郎(出殡时替丧家在灵前唱挽歌的人);挽强为弱(使强变弱)

  4. 悼念死者

    现今胡三公子替湖州鲁老先生征挽诗,送了十几个斗方在我那里。——《儒林外史》

  5. 又如:挽章(挽词。哀悼死者的词章);挽诗(哀悼死者的诗);挽歌(哀悼死者的丧歌);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挽辞(哀悼死者的言辞)

〈动〉

  1. 通“绾”。卷起。如:挽裤腿儿

  2. 同“绾”。编结。如:挽手(鞭子);挽角(童年)

  3. 扭转;挽回

    火攻破敌,挽强为弱。——《三侠五义》

  4. 又如:挽狂澜(扭转局面或风气);挽正(纠正);挽转(挽回);挽通(勾结;买通)

  5. 荐引。如:挽推(引荐;扶持)

  6. 勾;挎。如:不由分说,拉着文君就走,挽其腰;手挽小篮

  7. 请,托

    怎奈蔡攸处挽心腹催促公人起身。——《水浒全传》

〈形〉

  1. 后,迟。通“晚”

    必用此为务,輓近世塗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挽近(近世,近代。同晚近)

文字详解



wǎn
【动】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draw;pull〗
挽,引也。——《小尔雅·广诂》
輓,引之也。——《说文》
輓,輓车也。——《广韵》
或輓之,或推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

[查看更多]

挽说文解字
挽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