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隶书
>
简牍

简牍

简牍
简牍图一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
徙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ㄒㄧˇ,
笔划 11 五行
五笔 THHY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2. 同本义(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徙武北海。——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号呼而转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徙倚(徘徊;留连);徙贯(迁地居住,更换籍贯);迁徙(迁移);徙居(徙次,即迁居,徙家,徙道。迁居)

  4. 改变,变化

    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荀子·礼论》。注:“迁改也。”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徙意(改变意念);徙义(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

  6. 贬谪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三国演义》

  7.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废(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

  8. 搬走,搬开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韩非子·内储说上》

  9.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10. 调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文字详解



【动】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同本义(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movefromoneplacetoanother〗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查看更多]

徙说文解字
徙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