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篆书
>
赵之谦

赵之谦

赵之谦石刻像生平简介
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赵之谦书法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曾以书画为生。参加过3次会试,皆未中。44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画风工丽,后取法徐渭、朱耷、扬州八怪诸家,笔墨趋于放纵,挥笔泼墨,笔力雄健,洒脱自如,色彩浓艳,富有新意。其书法初师颜真卿,后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书在邓石如
均字释义
拼音 jūn 注音 ㄐㄩㄣ,
笔划 7 五行
五笔 FQUG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2.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4. 等同,相同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5.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动〉

  1. 使…同样;平分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2. 又如:均摊;均贫富

  3. 调和,调节。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4. 衡量,比较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副〉

  1. 皆,都,全部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2.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名〉

  1.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2.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3. 中国水名。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4. 中国州名。今为湖北省均县

  5.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文字详解


jūn
【形】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equal;even;fair;just〗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查看更多]

均说文解字

均【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𠀤音鈞。《說文》平也。《詩·小推》大夫不均。《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調也。《詩·小雅》六轡旣均。

徧也。《易·說卦》坤爲均。《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造瓦之具,旋轉者也。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樂器。《禮·樂記》樂所以立均。《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後漢·律歷志》冬夏至,𨻰八音,聽五均。《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均服,戎服也。《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亦作袀。

地名。均,古麇國,在襄陽。《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后遷帝房州。

遷于均。

《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𠀤音韻。《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與專切,音沿。《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鄭元曰》均讀沿。

叶古頑切,音鰥。《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通作鈞。《書·泰誓》厥罪惟鈞。

或作旬。《禮·內則》旬而見。《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註》均古通旬。別作𡉲。

均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