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衡方碑

衡方碑

详情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碑高2.40米,宽1.1米,厚0.25米。碑阳隶书23行,满行36字,共815字,字径4厘米;以文词温润、字体浑古著称于世。此碑碑阴原有字,据《翟氏隶篇》记载,可辨者23行71字。清嘉庆四年(1799年)十月,钱塘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故吏故民门生”等字最清晰,现已全部漫灭。碑首额下有穿,额隶书,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计2行10字,字径9厘米,字体浑朴古雅。
《衡方碑》原立于汶上县次丘镇中店村,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河泛滥决口,该碑陷卧,村人郭承锡等复建。1953年移至山东泰安岱庙炳灵门内保存,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现已泐剥341字。此碑铭文书法以体丰骨壮的隶书闻名,笔画端正稳重,仪态敦厚,笔意粗壮古拙,妩媚动人,与张迁碑共为历代书法家临摹之范本。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评价
历代书法理论家都对衡方的书法及《衡方碑》的史料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此碑书体宽绰而润,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势在《景君
动字释义
拼音 dòng 注音 ㄉㄨㄥˋ,
笔划 6 五行
五笔 FCLN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

  1.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文字详解



dòng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act;breakout;showeffect〗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查看更多]

动说文解字
动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