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是历史必然,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2020-06-19 王羲之 王羲之被称为什么

提起王羲之就不得不提到《兰亭序》。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四十二人雅集,作“流觞曲水”之戏,二十六人作诗。王羲之被众人首推作序,当时王羲之有点微醉。《兰亭序》手稿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个字。

通篇大小参差,错落有致,点画映带、气脉贯通,其笔法、结构、章法都完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一生先后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如:《近徐公帖》、《十七帖》、《姨母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松仁集圣教序》等等。正因这些作品奠基了王羲之成为书圣的地位。但成为“书圣”有多少因素呢?

(一)家族因素

王羲之生平: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玡临沂人,303年-361年,享年59岁。

王羲之书法成功,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地位显赫。王羲之祖父王正,曾任尚书郎。叔祖王澄任荆州刺史。父王旷做过淮南、丹阳等地太守,曾参与朝廷大计,是晋王朝南迁的策划者之一,羲之的从伯父(丛,指堂房亲属)王敦、从父(叔)王导地位更显赫。其父王旷善书法。宋朝陈思《书小史》称其善行、隶行。明朝陶宗仪《书史会要》称:“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笔法于卫夫人,以授羲之”。王羲之从小学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而且家教甚严,据史料记载他七岁开始习字。据《书林纪事》记载:王羲之十二岁时见前代笔论于其父旷枕中,窃而读之。……旷语大纲,羲之学功日近,卫夫人见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也。近观其书,便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此子必蔽吾书名矣。”

(二)王羲之先后师从两位伟大的书法大师学艺因素

先师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卫夫人(272-349)名 ,字茂漪,汝阴太宗李钜之妻、世称卫夫人。河东安邑(今山西复县)人。卫氏为卫门望族,世代善书,卫夫人“工书法,尤善隶书。”《笔阵图》传为卫夫人所撰。文章虽短,但涉及问题颇多,对书写工具、执笔、读帖、笔法、笔试、笔意等一系列问题。都简洁的介绍与描述,直到今天对学书者仍有启迪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上带有指导意义。关于王羲之师从卫夫人的记载很多。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称:“予少学卫夫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称:“晋中书郎李无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和南帖》称:“卫氏有一弟子王逸少,基能学真书、咄咄逼人,笔试洞精,字体遒媚。”

王廙与卫夫人同源钟繇,用名天下,而钟繇又是王羲之之前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能跟随这样两位大书法家学习书法,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是王羲之能成为我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王羲之遇上汉字演变的关键时期,他抓住了这历史的机遇因素

王羲之通过艺术手段,使汉字的真、行、草三体形成了独立机制,也就是使汉字完全脱离隶书影响的古法、古形的窠臼、完全去向新生。魏晋既是我国书法多体交相发展的时期,也是促成蜕变时期:除隶书继续保持汉末程式化风格,楷书已逐渐发展成熟;草书经过章草时期也已发展到今草;行书则在隶楷的递变中发展到成熟。东汉末年,隶书已普遍被楷书取代,这种取代是汉文字逐步演变的必然结果。因为书法发展的规律就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这是人们生活需要,是社会发展所决定。魏晋时期的隶书,已走上程式化的道路,艺术魅力下降。它的收笔又朝上作分势,与直行书写呼应方向不同,甚不方便。被楷书取代势在必然。此时钟繇的楷书已成熟,十分古雅。所谓古雅也就是稍带隶意。当时的行草书,虽然都已初具规模,但不同程度上都带有书的烙印。王羲之的卓越贡献就是能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开一代新风他“增损古法、裁成今体”。

(四)纸、笔、墨书写工具的改善因素

世界上任何艺术的发展,总是与它所使用的工具有着密不可分得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写工具比之汉代,有了很大的提高。纸张虽然是汉代就发明的,但它和 一样,尚不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因此到了西晋,很多地方仍然使用木简。司马睿过江后,建立了东晋政权,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移。东晋政权得到了南北两方士族的支持,社会比较稳定。生产力有所发展, 剡溪一带四、五万里生产藤纸,质地极佳。还有以麻为原料的麻纸,也为书写提供了优质的书写材料。据载,王羲之曾一次向谢安赠送九万张纸,足见当时纸张的运用已相当普及。恒温曾下令以黄纸取代竹简,此举也对书法有促进作用。当时制笔业也有大发展。贾思勰《齐氏要术》记载有书仲将的制笔方法,他选用免毫和青羊毛,使其软硬相辅,用起来得心应手。东晋时笔有“鼠须”、“鸡距”等种类。《笔经》上说钟繇、王羲之皆用鼠须笔。《法书要录》载何延之《兰亭记》称王羲之书《兰亭序》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书法幽美劲健,绝代无双。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蚕茧纸为蚕茧所织,后据专家考证,此纸还是一种植物纤维的纸,固洁白亮丽,以蚕茧纸名之。当时的制墨业也迅速发展。河北易水之墨,色泽浓艳,故南朝齐王僧虔赞曰:“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工之尽矣,可以名世。”(《笔意赞》)

(五)帝王重视,帝王推崇的因素

真正确立王羲之地位的人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对中国书法有巨大贡献的人。他酷爱王羲之书法,同时又把南朝的文化视为正宗。开国初,他就把书法作为文治的一部分。唐太宗还亲自书写了《王羲之传论》,这是一篇为《晋书王羲之传》写的赞辞,唐太宗把王羲之与钟繇、王献之、萧子云作比较时,极大地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他称赞羲之“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为王逸少乎!”把王羲之推到了所有书法家之上。帝王为书法家传论,在历史上十分罕见。由于唐太宗大力倡导,王羲之书法成了书法正宗,普天下形成了“尊王”的风气。并对后世百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最早称王羲之为书圣的是唐代的李嗣真,它在《后书品》中赞曰:“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人怀……可谓草之圣也;其飞白也,犹夫雾谷卷舒,烟空照灼……可谓飞白之仙也。”“书圣”称谓,由此可见。

上一篇 : 历代对于王羲之的赞誉不绝如缕,王羲之为什么会被称为“书圣”?
下一篇 : 都说字如其人,王羲之为何这般小肚鸡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