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褚遂良

褚遂良 唐代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鳞字释义
拼音 lín 注音 ㄌㄧㄣˊ,
笔划 20 五行
五笔 QGOH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文字详解



lín
【名】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同本义〖scaleoffish,etc。〗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查看更多]

鳞说文解字
鳞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