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邓石如

邓石如

人物简介
邓石如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邓石如像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邓石如30岁左右时,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往事略集
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的行书《陈寄鹤书》还与历史上一段著名的轶事有关。邓石如家中养两只鹤。据说,这两只鹤的年龄至少有130岁。一日,雌鹤死去了,仅隔十几天后,邓石如的发妻沈氏也相继去世。这种巧合,在当时的文人当中产
颠字释义
拼音 diān 注音 ㄉㄧㄢ,
笔划 16 五行
五笔 FHWM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页(xié),真声。本义:头顶)

  2. 同本义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4. 泛指物体的顶部

  5. 如:颠日(天日,天空的太阳);颠杪(顶端末梢);颠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6. 马的额头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诗·秦风·车邻》

  7. 本,始

    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清·王士祯《西城别墅记》

  8. 古县名。指滇池县,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两汉为益州郡治所

〈动〉

  1. “颠”假借为“蹎”。仆倒,倒下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颠越不恭。——《书·盘庚中》

    造次必如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论语·季氏》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颠踬(被东西绊倒。比喻坎坷不顺利);颠不刺(颠倒;风流);颠头播脑(摇头晃脑。形容得意的样子)

  3. 跑,跳起来跑。如:对不起,我得颠儿了

  4. 上下倒置

    颠之倒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5. 倒之颠之。

  6. 又如:颠蹶(颠倒失次);颠错(颠倒错乱);颠趾(颠倒失所)

  7. 陨坠,覆亡。如:颠陨(坠落);颠殒(死亡,覆灭);颠坠(坠落,陨落);颠跻(坠落);颠越(陨落,坠下)

  8. 颠簸。如:车颠得厉害;颠动(抖动)

  9. 掂。如:颠夺(反复斟酌);颠算(反复盘算)

〈形〉

  1. 狼狈困顿。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2.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张籍《罗道士》

  3.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文字详解



diān
【名】
(形声。从页(xié),真声。本义:头顶)
同本义〖crownofthehead〗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查看更多]

颠说文解字
颠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