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王珣

王珣

王珣(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王珣墨迹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卒于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
弱冠时为桓温掾,与谢玄一起为桓温敬重,尝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后转为主簿,和郗超一起深为桓温信赖。本为谢氏婿,与谢安不和,导致当时王谢二族交恶。谢安去世后,仍往哭谢安,并被孝武帝倚仗,历任要职。孝武帝司马曜,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史称其“好聚财物”。有五子:王弘、王虞、王柳、王孺、王昙首,宋世并有高名。
董其昌评其书法:“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晋书》本传
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珣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中军长史、
顿字释义
拼音 dùn,dú 注音 ㄉㄨㄣˋ,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GBNM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 同本义

    顿,下首也。——《说文》

    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

  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

  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杜甫《兵车行》

  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

  6. 倒下,跌倒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

  8. 放置;安放。如:整顿,安顿;顿纲(整顿纲纪);顿放(安放);顿寄(寄存);顿备(准备)

  9. 止宿;屯驻。如: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顿舍(屯戍,止息);顿息(休息);顿住(止宿;屯驻)

  10. 舍弃;废弃

    文六龙顿辔。——《文选安陆昭王碑》

  11. 又如:顿脱(甩掉);顿罔(撤除围猎之网)

  12. 解。如:顿缨(挣脱绳索);顿开(挣开;脱开)

  13. 暂停。如:他顿了一下,接着又往下说;顿辔(停车);顿断(音节停顿间断);顿毂(停车);顿驾(停车);顿滞(停息滞留)

  14. 买。如:顿下(买下)

〈形〉

  1. 劳累疲弊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副〉

  1. 立刻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

  3. 另见dú

文字详解




——“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yú)
另见dùn



dùn
【动】

[查看更多]

顿说文解字

頓【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困切,敦去聲。《說文》下首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二曰頓首。《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博雅》頓,僵也。

《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增韻》貯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增韻》次也。

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壞也。《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止也。《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捨也。《曹植·七啟》頓網縱綱。《註》頓,捨也。縱,緩也。

地名。《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傳》丘一成爲頓丘。《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𨻰,納頓子于頓。《前漢·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註》故頓子國。頓迫於𨻰,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姓。《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鈍。《集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註》頓,讀曰鈍。

《韻會》《正韻》𠀤當沒切,音咄。《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註》冒,音墨。頓,音毒。

顿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