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高闲

高闲

人物简介
唐朝时僧。宣宗(847~859)尝召入,赐紫衣袍。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闲好用霅川白紵,以作真、草草书《千字文》残卷书。其笔法得之张长史。韩愈曾作序送之,盛称其书法之美妙,遂大显于世。曾用楮纸草书《千字文》,又书令孤楚诗,石刻在湖州。宋董逌《广川书跋》云:“闲之书不多存于世,其学出张颠,在唐得名甚显。”宋陈思《书小史》云:“高闲善草书,师怀素,深穷体势。”传世书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湖州有石刻《千字文》、《令孤楚诗》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张佑有诗赞曰:“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 陶欣入社叟,生性论经俦 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邱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殷勤一笺在,留着看银钩。” 可见高闲在唐书名显赫。与张
頓字释义
拼音 dùn,dú 注音 ㄉㄨㄣˋ,
笔划 13
五笔 GBNM

基本释义


dùn

笔画数:13;
部首:頁;
笔顺编号:1525132511134

文字详解


[查看更多]

頓说文解字

頓【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困切,敦去聲。《說文》下首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二曰頓首。《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博雅》頓,僵也。

《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增韻》貯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增韻》次也。

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壞也。《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止也。《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捨也。《曹植·七啟》頓網縱綱。《註》頓,捨也。縱,緩也。

地名。《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傳》丘一成爲頓丘。《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𨻰,納頓子于頓。《前漢·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註》故頓子國。頓迫於𨻰,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姓。《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鈍。《集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註》頓,讀曰鈍。

《韻會》《正韻》𠀤當沒切,音咄。《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註》冒,音墨。頓,音毒。

頓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