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郑板桥

郑板桥 清代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铸字释义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笔划 12 五行
五笔 QDTF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2. 同本义。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铸以为金人。——汉·贾谊《过秦论》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铸印(铸造金属印章);铸冶(销冶金属铸造器物);铸兵(铸造兵器);铸作(铸造);铸金(熔铸金属成物);铸铜(炼铜)

  4. 造就

    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法言·学行》

  5. 又如:铸人(造就人才);铸颜(比喻培养或造就人才)

  6. 锤炼;雕琢

    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文心雕龙》

  7. 又如:铸词(锤炼文辞)

文字详解



zhù
【动】
(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同本义〖cast;found〗。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铸以为金人。——汉·贾谊《过秦论》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铸印(铸造金属印章);铸冶(销冶金属铸造器物);铸兵(铸造兵器);铸作(铸造);铸金(熔铸金属成物);铸铜(炼铜)
造就〖人材〗〖train〗

[查看更多]

铸说文解字
铸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