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ǎi,cài | 注音 | ㄘㄞˇ,ㄘㄞˋ, |
笔划 | 8 | ||
五笔 | ESU |
基本释义
采
〈动〉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
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
挑选;采纳
纳采。——《仪礼·士昏礼》
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
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名〉
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
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晁错《论贵粟疏》
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
文章的词藻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如:兴高采烈
神色;神态。如:风采
彩头,赌注。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
另见cài
寀、埰cài
〈名〉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
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
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
古九畿之一。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
另见cǎi
文字详解
采
採
cǎi
【动】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同本义〖pick〗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