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橘逸势

橘逸势

左大臣橘诸兄的曾孙。如前所述,在延历二十二年(804)曾与空海、最澄一起渡海入唐留学。在平安三笔之中,他的官位最低,能侪身于其中,与空海、嵯峨天皇相比肩,可见他的书道造诣不同凡响。他在唐留学期间,潜心研究李北海和柳宗元的学问,其深厚的汉学修养和风流倜傥的性格,与唐代文人雅士毫无二致。非凡的才能令唐人惊叹,被亲切地称为"橘秀才"。
日本平城天皇大同元年(806)八月,橘逸势又与空海一道搭乘遣唐使判官高阶远成的船返回日本。归国后,他不像空海和最澄那样活跃和得到天皇的重用,等待他的是由其性格所带来的悲剧。《续日本后记》对他性格的评价是:"放诞,不拘细节。"承和七年(840)他被任命为但马权守之职。三年后,因"承和之变"而卷入了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展开的政治斗争的漩涡,遂以谋反罪流放到伊豆半岛。八月十三日,在遣送的途中,病人膏肓的他带着莫须有的罪名和怀才不遇的遗憾,病死在远江国的板筑客栈里。据说他的女儿在他流配伊始,便日夜兼程地跟随其后。父亲死后,她削发为尼,在墓地前建庵守尸。或许女儿妙沙尼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嘉祥三年(850)得以归
酌字释义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SGQY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酉(yǒu),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2. 同本义

    酌,盛酒行觞也。——《说文》

    尸升,坐取爵酌。——《仪礼·有司彻》。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缩酌用茅。——《礼记·郊特牲》

    盖酌之也。——《公羊传·僖公八年》

    及祭,酌仆。——《周礼·夏官》

    引壶觞以自酌。——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因命酌互举。——唐·李朝威《柳毅传》

    以我酌油知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无多酌我,我乃酒狂。——《汉书·盖宽饶传》

  3. 又如:酌献(斟酒以献;酌酒献客;酌酒祭神);酌羽(酌酒。羽,羽觞之省,代指酒);酌言(酌酒。言,助词);酌醴(酌酒)

  4. 饮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

  5. 又如:酌别(饮酒告别);酌杯(饮酒);酌鲁(饮薄酒);酌霞(比喻饮美酒)

  6. 斟酌,择善而行

    酌今昔而减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7. 又如:酌议(斟酌商议);酌责(酌情责罚);酌从(酌情顺从);酌古御今(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酌古准今(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酌估(估计);酌度(酌量;度量)

  8. 舀取

    以杓酌油沥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9. 又如:酌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酌取(挹取,舀取)

〈名〉

  1. 酒的代称

    折寒梅以为羞兮,洒飞泉以为酌。——邹智《吊刘忠定公文》

  2. 又如:酌奠(以酒祭奠);酌焉不竭(比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 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

    主人受酌降。——《仪礼·有司徹》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招魂》

  4. 又如:酌金馔玉(形容饮食的豪侈讲究);酌金馔玉(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文字详解


zhuó
【动】
(形声。从酉(yǒu),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同本义〖pouroutliquor〗
酌,盛酒行觞也。——《说文》
尸升,坐取爵酌。——《仪礼·有司彻》。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缩酌用茅。——《礼记·郊特牲》
盖酌之也。——《公羊传·僖公八年》

[查看更多]

酌说文解字
酌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