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男,汉族,当代书法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并陆续出版了一套《常用字字帖》,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
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自小热爱书法,并得到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等名师指点。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伏案10小时,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宋人轶事汇编》,被老师谢稚柳赞为“有六朝人笔意”。经过吴湖帆的点拨,他在颜体基础上,潜心钻研褚遂良和“瘦金体”。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同时热衷书法教育,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徐伯清所著《儿童学书法》一书首印七万册,并不断重版,影响了几代人。《常用字字帖》,此书已印刷数千万册。
徐伯清先生于2010年10月9日因病在上海曙光医院逝世,享年85岁。
轨字释义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笔划 6 五行
五笔 LVN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2. 同本义

    轨,车辙也。——《说文》

    经涂九轨。——《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

    车不得方轨。——《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礼记·中庸》

  3. 又如:轨距

  4. 车轮的痕迹,车辙

    轨,迹也。——《广雅》

    轨,车辙也。——《玉篇》

    兵车之轨交于天下。——柳宗元《辩侵伐论》

    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孟子·尽心下》

  5. 又如:轨迹(车的辙迹);轨躅(车轮辗过的痕迹)

  6. 法则、法度

    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管子·山国轨》

    东平失轨。——《汉书·叙传》。注:“法则也。”

    缘法循理谓之轨。——《贾子道术》

    轨事之大者也。——《汉书·贾山传》。注:“谓法度”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轨等(法度与等级);轨仪(规范,法则);轨法(轨范法则);轨事(法度,法则);轨模(法则,楷模)

  8. 道,导轨

    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淮南子·本经训》

  9. 又如:轨度;轨道;出轨;单(双)轨;出轨;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10. 车子

    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左思《蜀都赋》。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

    回轨异途。——《三国志·郤志传》

  11. 道路;途径

    异轨同奔。——《宋书·谢灵运传论》

  12. 又如;轨途(道路);轨路(道路)

  13. 统计。如:轨官(古时主掌会计事宜的官);轨数(统计理财的方法)

  14. 盗窃或作乱的坏人

    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左传·成公十七年》

  15. 又如:奸轨(作乱偷窃之人)

〈动〉

  1. 依循,遵循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轨轨(遵循轨迹);轨法(遵循法度);轨承(遵循承奉)

文字详解



guǐ
【名】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同本义〖gauge〗
轨,车辙也。——《说文》
经涂九轨。——《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
车不得方轨。——《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礼记·中庸》

[查看更多]

轨说文解字

軌【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𨑍𧗝《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𠀤音宄。《說文》車轍也。《孟子》城門之軌。《註》車轍迹也。

車軸也。《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范乃飮。《註》軌,謂轊頭也。

《正韻》法也,則也。《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註》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正韻》循也。《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註》謂循其常道也。《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註》言循法度也。

與宄通。《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爲姦,在內爲軌。御姦以德,御軌以𠛬。《註》軌本作宄。

《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註》簋,古文作軌。

叶居有切,音九。《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叶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于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云阻。○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于軌。輪中之軌旣同,則轍迹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爲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爲確詁云。

轨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