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桐柏庙碑

桐柏庙碑

汉《桐柏庙碑》,摩灭虽不甚,而文字断续,粗可考次,盖南阳太守修庙
碑也。其辞云“延熹六年正月乙酉,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奴”下正阙一
字,当是其姓。又云“尊神敬祀,立庙桐柏,春秋宗禜,灾异告变,水旱请求,
位比诸侯,圣汉所尊。太守奉祀,二十余年,不复身至,遣承行事,简略不敬,
明神弗歆,灾害以生。五岳四渎,与天合德。仲尼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
亲之桐柏,来见庙祠,崎岖逼狭。开拓神门,立阙四望,增广坛场”。又云“执
玉以沉,为民祈福,灵祗报佑,天地清和”。其大意止于如此。其后有颂,亦可
读,第不见太守姓名尔。然不著他事,惟修庙祀神尔。桐柏,淮渎庙也。
躬字释义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TMDX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 同本义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汉书·元帝纪》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又如:躬体(身体);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4. 生命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汉·刘向《九叹·远游》

  5. 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谓侯之上下幅布也。——《仪礼·乡射礼记》

  6. 又如:长躬(衣服的中间部分较长)

〈代〉

  1. 自身;自己

    已躬命之。——《仪礼·士昏礼记》。注:“犹亲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卫风·氓》

    百官之非,宜由联躬。——《史记·教本纪》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语·越语下》

  2.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反躬自问

〈副〉

  1. 亲身;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史公治兵,往来相城,必躬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躬耕乐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躬身(亲身,自身);躬稼(亲身从事农事);躬卒(亲自率领;亲身实行)

〈动〉

  1. 本身具有。如:躬上将之姿(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2. 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3. 又如:躬身下拜;躬敛(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形〉

  1. 通“穷”(qióng)。困苦危难

    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躬为匹夫而不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大戴礼·哀公问五义篇》

文字详解



gōng
【名】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同本义〖body〗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查看更多]

躬说文解字
躬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