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张裕钊

张裕钊

人物简介
张裕钊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张家湾的一书香世家。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张裕钊像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尤其对宋代古文家曾巩的《南丰集》揣摩精熟,颇有心得。这就使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治学基础,也培养了他后来自辟蹊径,突破藩篱的书学独创精神。
道光18年(1838),张裕钊时年16岁,应县试考取秀才。道光26年(1846),于湖北乡试中举。道光30年(1850),张入京会试落第,后参加考选国子监学正。既而中选,官授内阁中书。这次考选的主试官为曾国藩,因张文似曾子固而奇之。张氏后趋游于曾门,与黎庶昌、薜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张裕钊在京供职两年,官职不显。目睹官场腐败,但以书文自娱,后弃官南归。1852年,张裕钊受聘主讲于武昌勺庭书院落。1854年,曾国藩进兵湖北,闻裕钊在鄂,遂召入戎幕参办文案。此后相从十余年,同僚各有升达,唯张氏“独以治文为事”,并不热心于政治,故始终未得一官兰职。最后终于绝意仕途,转而致力于教育、文学和书法的研究。自1871年起,张氏先后主讲于江宁(今南京)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襄阳鹿门书院。直
蹶字释义
拼音 jué,juě 注音 ㄐㄩㄝˊ,ㄐㄩㄝˇ,
笔划 19 五行
五笔 KHDW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足,厥声。本义:倒下,跌倒)

  2. 同本义

    蹶,僵也。——《说文》

    小人之行,不蹶于山。——《吕氏春秋·慎行》

    处足则为萎,为蹶。——《吕氏春秋·尽数》

    毅恐蹶仆地。——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蹶角(额角叩地,表示恭敬诚恳);蹶踬(跌倒,颠仆);蹶躄(颠跌,奔波);蹶踣(颠仆,跌倒);蹶跌(跌倒)

  3. 折损

    蹶上将军。——《史记·孙吴传》。索隐:“毙也。”

  4. 又如:一蹶不振;蹶衂(衰败;损伤)

  5. 用一脚或双脚猛踢,尤指马、骡等动物用后腿向后踢。如:蹶踢(指骡马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6. 疾行,跑

    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

  7. 踏;蹈

    子胥两祛高蹶而出于廷。——《吕氏春秋·知化》

  8. 又如:蹶张(用脚踏来发射强弩);蹶弩(用脚踏强弩发箭)

  9. 挖掘;拔出

    蹶穴其中。——《大戴礼·曾子疾病篇》

    是谓蹶其本。——《左传·襄公十九年》。注:“犹拔也。”

  10. 又如:蹶拔(掘取;拔出);蹶穴(掘洞穴)

  11. 竭尽,枯竭

    财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

〈形〉

  1. 急遽的样子。如:蹶然(受惊而疾起的样子);蹶蹶(惊动的样子);蹶劣(疾起的样子)

文字详解



jué
【动】
(形声。从足,厥声。本义:倒下,跌倒)
同本义〖fall〗
蹶,僵也。——《说文》
小人之行,不蹶于山。——《吕氏春秋·慎行》
处足则为萎,为蹶。——《吕氏春秋·尽数》
毅恐蹶仆地。——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蹶角(额角叩地,表示恭敬诚恳);蹶踬(跌倒,颠仆);蹶躄(颠跌,奔波);蹶踣(颠仆,跌倒);蹶跌(跌倒)

[查看更多]

蹶说文解字
蹶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