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朱熹

朱熹 宋代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
诺字释义
拼音 nuò 注音 ㄋㄨㄛˋ,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YADK

基本释义

〈副〉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

文字详解



nuò
【副】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yes〗)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查看更多]

诺说文解字
诺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