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楷书
>
张裕钊

张裕钊

人物简介
张裕钊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张家湾的一书香世家。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张裕钊像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尤其对宋代古文家曾巩的《南丰集》揣摩精熟,颇有心得。这就使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治学基础,也培养了他后来自辟蹊径,突破藩篱的书学独创精神。
道光18年(1838),张裕钊时年16岁,应县试考取秀才。道光26年(1846),于湖北乡试中举。道光30年(1850),张入京会试落第,后参加考选国子监学正。既而中选,官授内阁中书。这次考选的主试官为曾国藩,因张文似曾子固而奇之。张氏后趋游于曾门,与黎庶昌、薜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张裕钊在京供职两年,官职不显。目睹官场腐败,但以书文自娱,后弃官南归。1852年,张裕钊受聘主讲于武昌勺庭书院落。1854年,曾国藩进兵湖北,闻裕钊在鄂,遂召入戎幕参办文案。此后相从十余年,同僚各有升达,唯张氏“独以治文为事”,并不热心于政治,故始终未得一官兰职。最后终于绝意仕途,转而致力于教育、文学和书法的研究。自1871年起,张氏先后主讲于江宁(今南京)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襄阳鹿门书院。直
试字释义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笔划 8 五行
五笔 YAAG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2.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3. 又如:试兵(用兵)

  4.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

  6. 初次使用

    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试酌(初饮)

  8. 试验

    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

  10. 考查;考试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周容《芋老人传》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

  12. 试探;刺探

    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

  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

  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

    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

〈副〉

  1. 相当于“姑且”

    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文字详解



shì
【动】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use;tryout〗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查看更多]

试说文解字
试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