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曹全碑

曹全碑

介绍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曹全碑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
讨字释义
拼音 tǎo 注音 ㄊㄠˇ,
笔划 5 五行
五笔 YFY

基本释义

〈动〉

  1.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2. 同本义

    讨,治也。——《说文》

    讨,诛也。——《玉篇》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3. 讨伐;诛戮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左传·隐公九年》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征讨(出兵讨伐);讨掩(讨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备而捕捉);讨贰(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讨贼(征讨叛逆或盗贼);讨乱(征伐乱事);讨荡(征讨扫荡)

  5. 探究

    世叔讨论之。——《论语》

  6. 又如:讨实(摸清;落实);讨究(探讨研究事物的道理);讨索(研讨探索)

  7. 索取

    何辱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8. 又如:讨针线(讨零花钱;靠人过日子;受人节制);讨彩头(以祝贺主人吉利的名义索取财物);讨春(寻春,探春;旧时称卜卦算命)

  9. 乞求。如:讨分上(讨人情;讲情面);讨火(借火);乞讨(向人要钱要饭等)

  10. 得到利益或利润。如:讨彩(博得喝采);讨乖(博取乖顺的好感);讨野火(占别人便宜)

  11. 诛杀

    讨,诛也。——《玉篇》

    是儿小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柳宗元《童区寄传》

  12. 娶。如:讨亲(娶亲);讨老婆

  13. 招致。如:讨口牙(惹口舌);讨气(惹祸;令人厌烦);讨人怜;讨人厌;讨厌

文字详解



tǎo
【动】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denounce;condemn〗
讨,治也。——《说文》
讨,诛也。——《玉篇》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查看更多]

讨说文解字
讨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