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李怀琳

李怀琳

李怀琳
[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公元七世纪,太宗(六二七-六四九)时待诏文林馆。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相传为李怀琳仿作,共159行,1209字,现藏日本。
誉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ㄩˋ,
笔划 13 五行
五笔 IWYF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2. 同本义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4. 通“举”jǔ。推荐

    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名〉

  1. 荣誉,美名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

    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

  2. 又如:誉望(名望)

  3. 通“与”yǔ。同类

    交众誉多。——《管子·明法》

    莫不亲誉。——《荀子·议兵》

    推类接誉。——《荀子·臣道》

文字详解




【动】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eulogize;praise〗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查看更多]

誉说文解字
誉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