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楷书
>
张裕钊

张裕钊

人物简介
张裕钊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张家湾的一书香世家。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张裕钊像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尤其对宋代古文家曾巩的《南丰集》揣摩精熟,颇有心得。这就使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治学基础,也培养了他后来自辟蹊径,突破藩篱的书学独创精神。
道光18年(1838),张裕钊时年16岁,应县试考取秀才。道光26年(1846),于湖北乡试中举。道光30年(1850),张入京会试落第,后参加考选国子监学正。既而中选,官授内阁中书。这次考选的主试官为曾国藩,因张文似曾子固而奇之。张氏后趋游于曾门,与黎庶昌、薜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张裕钊在京供职两年,官职不显。目睹官场腐败,但以书文自娱,后弃官南归。1852年,张裕钊受聘主讲于武昌勺庭书院落。1854年,曾国藩进兵湖北,闻裕钊在鄂,遂召入戎幕参办文案。此后相从十余年,同僚各有升达,唯张氏“独以治文为事”,并不热心于政治,故始终未得一官兰职。最后终于绝意仕途,转而致力于教育、文学和书法的研究。自1871年起,张氏先后主讲于江宁(今南京)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襄阳鹿门书院。直
苟字释义
拼音 gǒu 注音 ㄍㄡˇ,
笔划 8 五行
五笔 AQKF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形〉

  1. 随便,轻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2.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3. 贪求。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4. 卑下。如:苟贱(卑鄙下贱);苟辞(诌媚之言)

〈副〉

  1. 姑且;暂且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勉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3. 若;如果;假使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苟或(假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5. 另见gōu;jù

文字详解


gǒu
【名】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grassname〗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gǒu
【形】

[查看更多]

苟说文解字
苟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