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伊秉绶

伊秉绶

人物简介
嘉庆七年(1802 ),伊秉绶54 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伊秉绶像别。伊秉绶于1815 年去世,逝年62岁。之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人物生平
在江苏扬州有一座“四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及福建宁化的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6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乾隆十九年(1754年),伊秉绶出生于宁化城关一家书香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栋是乾隆三十四年的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书传世。
伊秉绶自幼聪敏好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后又受业于名儒阴承方,攻宋儒理学,并且潜心研习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乾隆四十九年,伊秉绶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为大学士朱珪、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乾隆五十四年,伊秉绶参加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七年,他
芳字释义
拼音 fāng 注音 ㄈㄤ,
笔划 7 五行
五笔 AYB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艸,方声。本义:花草)

  2. 同本义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4. 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5. 指春天。如: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芳信(春暖花开的讯息);芳草(春草,比喻忠贞贤德的人);芳岁(春天)

  6. 指女子。如: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7. 比喻美名或美德

    昭示来世,垂芳后昆。——汉·蔡邕《刘镇南碑》

  8. 又如:芳尘(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芳风(美好的风尚和教化;亦指美誉)流芳百世

  9. 喻有贤德的人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10. 又如:芳躅(前贤的遗迹);芳规(前贤的遗规);芳魂(志行高尚者的灵魂);芳迹(前贤的行迹)

  11. 通“房”。子房

    穗钜而芳夺。——《吕氏春秋》

  12. 通“旁”(páng)。侧,边

    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

〈形〉

  1. 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 又如:芳兰竟体(通体芳香。比喻举止闲雅,超凡脱俗);芳芽(香茗);芳旨(香美之味);芳苾(芬芳);芳茗(香茶)

  3. 美好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4. 又如:流芳百世;芳序(良辰,美好的时光);芳誉(好名声);芳风(雅正的音乐;美好的文章)

  5. 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6. 又如:芳范(对女性容貌的美称);芳魂(敬称别人的灵魂);芳札(敬称他人的书信。也称芳讯,芳翰);芳信(敬称他人的书信)

文字详解


fāng
【名】
(形声。从艸,方声。本义:花草)
同本义〖fragrantgrass〗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香气〖aroma;fragrance〗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查看更多]

芳说文解字
芳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