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伊立勋

伊立勋

人物简介
伊立勋(1857~1940),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伊立勋书作琴馆主,
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室名石琴馆,福建宁化人,秉绶后人。其父伊念曾是大书法家伊秉绶的儿子。伊立勋从小受家学熏陶,学识渊博,曾参加学试﹑县试﹑院试名列前茅。光绪末年,他任无锡县知县。后在沪卖数十年,以汉隶见长。无论识与不识,无润不书,此则有异于一般书画家者。伊立勋书体篆隶行草都精通,但最为精湛还是汉隶。他的隶书继承其祖遗风,渊雅古朴,意态从容,于严整、简净中显机趣、活泼;着意于形式美感的意趣中,显现笔意的沉郁超拔。因此,他的书法为许多人喜爱而收藏。抗战期间卒,年七十外。
伊立勋书作艺术特色
伊立勋从小受家学熏陶,学识渊博,伊立勋书体篆隶行草都精通,但最为精湛还是汉隶。他的隶书继承其祖遗风,渊雅古朴,意态从容,于严整、简净中显机趣、活泼;着意伊立勋书作于形式美感的意趣中,显现笔意的沉郁超拔。因此,他的书法为许多人喜爱而收藏;但他替自己立有一条规则:无论识与不识,无润不书。说是“无润不书”,但也有例外。民国十七年(1928年),陕西发生特大灾情。据当年7月26日《申报》报道:“陕
芬字释义
拼音 fēn 注音 ㄈㄣ,
笔划 7 五行
五笔 AWVB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从艸,从分,分亦声。本义:香气)

  2. 同本义

    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也。——《说文》

    芬,芬香也。——《广雅》

    天地之行分、苦味也。——《春秋繁露》

    苾苾芬芬。——《诗·小雅·信南山》

    芬馥肸蚃。——左思《吴都赋》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楚辞·离骚》

  3. 又如:芬苾(芳香);芬烈(香气郁烈);芬郁(香气浓郁;亦谓芳香和腐臭)。使感到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特别好闻的香气

    流芬赋采,风靡云旋。——潘岳《芙蓉赋》

  5. 比喻盛德或美名

    扬芬千载之上。——《晋书·桓彝传》

  6. 又如:扬芬千载(扬名千年);芬烈(喻功业盛美)

  7. 通“粉”(fěn)。米细末,化妆用的粉末

    五隐之状,黑土黑苔,青怵以肥,芬然若灰。——《管子·地员》

〈形〉

  1. 和,和好

    芬,和也。——《方言十三》

  2. 又如:芬芗(和调)

  3. 通“纷”。乱,杂

    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汉书·礼乐志》

  4. 又如:芬芬(纷纷。杂乱的样子)

  5. 通“坟”。隆起的样子

    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管子·地员》

文字详解


[查看更多]

芬说文解字
芬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