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陆柬之

陆柬之

人物简介
陆柬之(他与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说为欧、虞、褚、薛))生卒:585年生,638年逝世
籍贯:唐吴(今江苏苏州)人
家谱:虞世南外甥
擅长:草书笔意尤为古雅,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与欧、褚齐名。工正行书
经历: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
陆柬之(585-638)唐吴人。元方伯父,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以书专家,少学舅氏,而世南学于永禅师,皆有礼法。柬之与欧、渚齐名,隶行入妙,草入能。隶行于今殆绝遗迹,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信乎名不虚得也。尝书头陀寺碑、急就章、陆机文赋、龙华寺额、武丘东山碑,最闻于时。传见《唐书·陆元方传》。书法艺术
陆柬之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草书笔意尤为古雅,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与欧、褚齐名。工正行书。善临摹,虽“工于效仿,劣于独断”,但有较高成就。当时亦有人把他与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说初唐四大家为欧、虞、褚、薛)。隶、行书为妙品,草书为能品。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少,隶行殆已绝迹。依据现在流传下来的《兰亭诗》、《文赋》来看,他的书学师承传递关系,
耽字释义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BPQN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耳,冘(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同本义

    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2.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动〉

  1. 沉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2.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3. 承受;担负

    我要及时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4. 又如:耽险(担风险;危险);耽待(耽带。照顾,帮助;宽容;原谅;担当,承受;等候)

  5. 嗜;喜好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6. 又如:耽好(特别爱好);耽志(专心致志);耽尚(爱好,尊崇);耽研(专心研究);耽意(专心)

  7. 停留;延迟。如:耽搁;耽误;耽迟(耽误;迟延)

文字详解


dān
【形】
(形声。从耳,冘(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同本义〖bigear〗
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dān

[查看更多]

耽说文解字
耽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