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丁敬

丁敬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篆刻家,清代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尤精篆刻,所画梅笔意苍秀。 丁敬一生清贫,又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篆刻宗秦汉印篆和前人长处,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又不囿成规,因此技法大进。篆刻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为“西泠八大家”之首。他的印谱,海内奉为圭臬,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善写梅,亦擅兰、竹、水仙,清新有致。著有《龙泓山馆诗钞》,《清史列传》,《砚林诗集》等传于世。所辑《武林金石录》,为广搜博采西湖金石文字汇集而成,凡碑铭、题刻、摩崖、金石铭文等,搜罗殆尽,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浙派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
耸字释义
拼音 sǒng 注音 ㄙㄨㄥˇ,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WWBF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同本义

    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马融《广成颂》

    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耸。荆阳之间及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2.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

〈动〉

  1. 高起;矗立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耸人瞻仰(众人耸立瞻仰);耸秀(高耸秀丽);耸出(高耸突出);耸耳(高起的耳朵;竖起耳朵);耸然(高耸貌);耸峭(高耸陡峭);耸突(高耸突起);耸干(高挺的树干);耸擢(高耸突出);耸耸(竖起貌;挺立貌);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3. 比喻出众,不凡

    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唐·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耸壑昂霄(矗立山谷间,高耸入云霄。比喻超拔出众,出人头地)

  5. 向上跳;向上动。如:耸擢(跳跃);耸体(犹耸身)

  6. 劝勉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又如:耸恿(劝说);耸劝(劝导;警惕自勉)

  7. 通“怂”。怂恿。如:耸恿(怂恿);耸臾(怂恿);耸踊(怂恿);耸惑(怂恿诱惑);耸踊(怂恿)

  8. 惊动;惊惧

    耸之以行。——《左传·昭公元年》

    驷氏耸。——《左传·昭公十九年》

    身耸除洁。——《国语·周语下》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柘枝舞》

  9. 又如:危言耸听;耸惧(恐惧。即悚惧);耸激(犹激励);耸踊(欢腾)

文字详解



sǒng
【形】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同本义〖deaf〗
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马融《广成颂》
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耸。荆阳之间及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


[查看更多]

耸说文解字
耸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