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褚遂良

褚遂良 唐代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而字释义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笔划 6 五行
五笔 DMJJ

基本释义

  1. 通“能”。

〈名〉

  1. 才能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动〉

  1. 能够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ér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2.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4.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5.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6.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4.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néng

文字详解


ér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同本义〖bristlesonthejaws〗
而,颊毛也。——《说文》


ér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also;intothebargain;if;incase;however〗

[查看更多]

而说文解字
而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