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简牍

简牍

简牍
简牍图一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
羸字释义
拼音 léi 注音 ㄌㄟˊ,
笔划 19 五行
五笔 YNKY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2.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3.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4.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5.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6.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7. 衰弱

    请羸师以张之。——《左传·桓公元年》

    此羸者阳也。——《国语·周语》。注:“弱也。”

  8. 又如:羸老(衰弱的老人);羸病(衰弱生病);羸疾(衰弱生病)

  9. 贫弱。如:羸民(贫弱之民)

  10. 低劣

    小子无谓我老而羸我。——《淮南子·缪称》。注:“劣人也。”

  11. 又如:羸钝(低劣迟钝)

〈动〉

  1. 通“累”。缠绕,困住

    羝羊触藩,羸其角。——《易·大壮》

    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易·姤》

文字详解


léi
【形】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同本义〖thinandweak〗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查看更多]

羸说文解字
羸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