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王铎

王铎 清代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缶字释义
拼音 fǒu 注音 ㄈㄡˇ,
笔划 6 五行
五笔 RMK

基本释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3. 汲水的瓦器

    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4. ∶一种陶瓷乐器

    不鼓缶而歌。——《易·离》

〈量〉

  1. 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小尔雅》

  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文字详解


fǒu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earthenjarwithbigbellyandsmall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查看更多]

缶说文解字
缶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