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行书
>
字汇

字汇

释义
词目:字汇
拼音:zìhuì
基本解释
1. [glossary;wordbook;lexicon]∶ 字典一类的工具书
2. [vocabulary;words;terms]∶词汇;词语
详细解释
1. 字典一类的工具书。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无类书,无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羣书,广采风土,然后成立。” 明 梅膺祚 撰《字汇》,收三万三千馀字。
2. 词汇;词语。
鲁迅 《准风月谈·答“兼示”》:“ 施先生 对于青年之文法拙直、字汇少,和我的《感旧》,不就是不肯‘存而不论’么?” 邹韬奋 《经历》十:“例如作文,每出一个题目,必先顾到学生们所已吸收的知识和所能运用的字汇。”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我们从货币与物品的两个字汇可以窥察古代商业的原始状态。”概述
字书。14卷。中国明代梅膺祚编。膺祚字诞生,宣城(今属安徽)人。此书依据楷体,将《说文解字》部首简化为 214部。按子、丑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
缓字释义
拼音 huǎn 注音 ㄏㄨㄢˇ,
笔划 12 五行
五笔 XEFC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如:缓坡

  7. 软弱;柔弱。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如:缓气;缓醒

  5. 怠慢。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

文字详解



huǎn
【形】
(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同本义〖relaxed;benottense〗。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slow〗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查看更多]

缓说文解字
缓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