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刘墉

刘墉 清代

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5日),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刘墉还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
紅字释义
拼音 hóng,gōng 注音 ㄏㄨㄥˊ,ㄍㄨㄥ,
笔划 9
五笔 XAG

基本释义

[ hóng ]

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

2。多指赤色。

3。泛指各種紅色。

4。呈現紅色;變紅。

5。借指紅色的花。

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

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着的禮物。

8。血的婉辭。

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

10。象徵革命、進步。

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

12。紅利的省稱。

13。草名。參見“紅草”。

14。姓。

[ gōng ]

1。通“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

2。通“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文字详解


[查看更多]

紅说文解字
紅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