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米芾

米芾 宋代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米芾谓‘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粟字释义
拼音 注音 ㄙㄨˋ,
笔划 12 五行
五笔 SOU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2. 同本义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粟,嘉谷实也。——《说文》

    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旧唐书·食货志下》

    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粟入(税粟的收入);粟粒(谷物的颗粒)

  4. 谷粒。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明史·海瑞传》

  5. 又如:粟饭(糙米饭)

  6. 粮食的统称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李斯《谏逐客令》

  7. 又如:粟土(宜于种植谷物的土壤);粟陈贯朽(粟红贯朽);粟红贯朽(粮有余而腐坏,钱久不用,穿钱的绳子也乱了,比喻太平盛世,钱粮丰饶)

  8. 颗粒如粟状的东西,比喻微小。如:粟文(粟米状的花纹);粟金(粟状的小颗金粒);粟眉(用黛细点眉);粟粒(粟粒状之物);粟错(像粟那样细小的差错)

  9. 小疙瘩,因寒冷在皮肤上起的鸡皮疙瘩。如:粟栗(悚惧时肌肤起颗粒)

  10. 俸禄。如:粟秩(俸禄。古时以粟米支俸,故称)

文字详解



【名】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foxtailmillet;millet〗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粟,嘉谷实也。——《说文》
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旧唐书·食货志下》
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粟入(税粟的收入);粟粒(谷物的颗粒)
谷粒〖grain〗。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查看更多]

粟说文解字
粟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