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草书
>
智永

智永

人物简介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教育弟子
智永禅师晚年时,有天正在指导一位小沙弥练字,几位年轻书生慕名来寺谒求大师的墨宝,并请教写字秘诀。智永笑答,赠字不难,但秘诀实无,不过老衲可奉送诸位四字:“勤学苦练”,如能持之以恒,保你一生受用不尽。书生闻言,大失所望。智永禅师便耐心开导他们:俗话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以老衲先祖羲之公和献之公为例,羲之公以东汉张芝“临
秉字释义
拼音 bǐng 注音 ㄅㄧㄥˇ,
笔划 8 五行
五笔 TGVI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2. 同本义

    秉,禾束也。——《说文》

    彼有遗秉。——《诗·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秆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3. 又如:秉穗(收稻时遗留在田中的禾把与禾实);秉握(一握稻把。言数量少)

  4. 量词。十六斛。如:秉刍(十庾数量的草把)

  5. 通“柄”。权力,权柄

    治国不失秉。——《管子·小匡》

    国子实执齐秉。——《左传·哀公十七年》

〈动〉

  1. 手拿着,手持(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

    秉,执也。——《尔雅》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2. 又如:秉圭(持着玉圭);秉烛云长(即云长秉烛,指三国关云长执灯夜读的事);秉笔(执笔;握笔);秉烛达旦(指关云长在护送两位皇嫂途中,秉烛达旦事);秉节(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保持节操,守节);秉牍(手执简牍)

  3. 引申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汉书·霍光传》

    共秉朝政。——《三国志·吕布传》

  4. 又如: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5. 保持;坚持

    民之秉彝。——《诗·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诗·小雅·小弁》

  6. 又如:秉彝(坚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7. 通“禀”。承受。如:秉谢(禀受并回报);秉质(受于自然的资质)

文字详解


bǐng
【名】
(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同本义〖ahandfulofcrops〗
秉,禾束也。——《说文》
彼有遗秉。——《诗·小雅·大田》
或取一秉秆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秉穗(收稻时遗留在田中的禾把与禾实);秉握(一握稻把。言数量少)
量词。十六斛。如:秉刍(十庾数量的草把)

[查看更多]

秉说文解字
秉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