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沈粲

沈粲

南朝·齐画家
沈粲,善画人物,笔迹妩媚,专工绮罗,屏幛所图,颇有情趣。《画後品、续画品、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明代书法家
沈粲(1379—1453)字民望,号简庵,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沈度之弟,沈粲石刻像明代书法家。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0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又发配云南,他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在墙壁上悬腕练字,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与兄沈度同年被成祖召入秘阁,授中书舍人,官至大理寺少卿,与其兄齐名,人称“大小学士”。
他博学多才,喜提携后进,品性高逸,不拘小节。晚年,厌楷书,喜行草,得宋仲温、陈文东之三昧。门外求字者常不断,并长于诗,70岁辞官归乡,著有《简庵诗稿》,有诗2000余首,比较著名的书法作品有《千字文卷》、《重建华亭县治记碑》等。
碑字释义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笔划 13 五行
五笔 DRTF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2. 竖石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3.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释名·释典艺》

    有碑仆道。——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有碑载其事。——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楔形碑;碑文;碑记;石碑;丰碑;界碑;路碑;墓碑;里程碑

  5. 碑文,文体的一种。如:碑拓(碑刻的拓本)

文字详解


bēi
【名】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uprightstone〗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stonetablet〗

[查看更多]

碑说文解字
碑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