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书法字典
>
书法字体
>
>
其他
>
康里子山

康里子山

康里子山(1295-1345)是元代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既是朝廷重臣,也是罕见的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但康里子山的名字是“巙巙”(kuikui)还是“巎巎”(nao nao),后世模糊不清,在当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华书局校点出版的《二十五史·元史》中,特将原来的“巙巙”改为“巎巎”,并注名读音“挠”,学术界多从之,似乎成为定论。其正确与否,大有讨论的必要。
砻字释义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笔划 10 五行
五笔 DXDF

基本释义

〈动〉

  1. 磨砻底厉。——《汉书·枚乘传》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曹植《宝刀铭》

  2. 又如:砻刻(磨光雕琢);砻淬(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砻琢(磨炼);砻斫(磨和砍削);砻错(磨治;磨炼;切磋研讨)

  3. 用砻脱出稻谷的壳

    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天工开物》

  4. 如:砻坊;砻糠

〈名〉

  1. 磨石

    凡稻去壳用砻。——宋应星《天工开物》

  2. 又如:砻砺(磨石)

  3. 脱出稻壳的农具。如:砻磨(碾稻去壳的农具)

  4. 通“垄”。坟墓。如:砻石(墓碑);砻冢(坟墓)

文字详解



lóng
【动】
磨〖grind〗
磨砻底厉。——《汉书·枚乘传》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曹植《宝刀铭》
又如:砻刻(磨光雕琢);砻淬(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砻琢(磨炼);砻斫(磨和砍削);砻错(磨治;磨炼;切磋研讨)
用砻脱出稻谷的壳〖hull(rice)〗

[查看更多]

砻说文解字
砻字源演变
热门书法家
热门书法作品欣赏
热门应用学习应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